2016年1月12日,位于山西太谷瑪鋼工業園區的瑪鋼研發會展中心正式啟用,國家及地方政府*和眾多企業家代表出席了本次開業儀式,并于當天成功舉辦了鑄造產業發展論壇和瑪鋼鑄造產品展示交易會。
?瑪鋼鑄造作為太谷縣傳統支柱產業,從1976年*座沖天爐點火起,風風雨雨三十多年,創下"*瑪鋼在中國,中國瑪鋼在太谷"的輝煌業績?,斾撗邪l會展中心總投資4600萬元,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有研發中心、質檢中心、電商中心、培訓中心、會展中心、物流中心六大功能區。中心建成后將成為全省乃至*瑪鋼產品展示展銷、科技研發、檢驗檢測、綜合服務的場所,將為太谷縣鑄造產業做大做強,建設"中國瑪鋼之都"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和技術支撐。山西太谷作為中國瑪鋼產業基地,瑪鋼研發會展中心將于每年舉辦兩次瑪鋼鑄造產品展示交易會,并將全年布展定期交易。
?瑪鋼鑄造研發中心的建設,由政府搭建服務平臺,采取"政府扶持、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由山西卡耐夫管業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組建研發團隊,聘請相關高等院校、科研單位成立相對獨立的研發開發機構進駐研發中心,根據"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建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按照利于管理、精干、*、運轉協調的要求,瑪鋼鑄造研發中心實行現代化企業管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保障依托單位、企業、個人的合法權益,并合法使用和合理利用知識產權。
?以山西卡耐夫管業為代表的管道連接系統領域鑄造產品的*企業,采用*的生產設備包括德國愛力許自動混砂機、日本新東自動造型線和國產一拖二中頻感應電爐等,公司成立專業的化驗分析室和理化實驗室,并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建立科學*的質量控制體系,可靠的質量*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從此,以"傻大黑粗"為代名詞的太谷瑪鋼產業正式告別手工生產時代,開始向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邁進。如今,作為太谷鑄造產業振興計劃的胡村鎮瑪鋼鑄造園區已有多家企業入駐,完成投資3億元,共建設12條全套全自動化造型和6條砂處理配制系統,機械加工系統600臺,節能中頻感應融化電爐14臺,隧道式天然氣退火窯4臺。
?近年來,太谷縣以整合鑄造資源、加強產品研發、*服務體系、塑造戰略品牌為目標,以提升自動化水平和產品檔次為方向,開展"四個一"建設,*啟動《太谷瑪鋼產業振興計劃》,傳統鑄造產業轉型升級迅速,金融服務、行業標準、科技支撐、品牌建設等工作也步入穩步健康運行的快車道。太谷瑪鋼鑄造業結構調整優化成效顯現:在材質上,由傳統單一的灰鐵鑄造發展到球鑄、鑄鋼、銅鋁鑄件、大型鑄件乃至目前的新型環保*鑄件,多元化鑄造迅速崛起,非瑪鋼鑄件產量占到了40%。在工藝上,由單一的可鍛鑄鐵鑄造發展到灰鐵鑄造、球墨鑄鐵、精密鑄鐵、鑄銅、鑄鋁、不銹鋼鑄造等多種金屬的鑄造工藝;造型工藝由粘土砂型鑄造發展到樹脂砂、消釋模鑄造;澆鑄工藝由手工澆鑄發展到半自動化生產。在產品上,單—的瑪鋼管件發展到不銹鋼管件、線路金具、衛生潔具、健身器材、木工夾具、鐵藝和工藝品等上百個門類、3200多個品規。
?
太谷鑄造產業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通過科學規劃和有步驟的實施,實現了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并將做大做強走向*!